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简单来说,两晋时候壮年男丁规定“朝廷许占田70亩,课田50亩”,也就是说你可以种70亩地,然后按照50亩缴税。如果你身强力壮种满了70亩,那没的说,多出来20亩的收成全部归个人,朝廷一分不拿。但是若是你种不够50亩,那也必须按照50亩理论收成的三十分之一,即“三十税一”来缴税。如果是10岁以上15岁以下的少年或者壮年女子立户的,那么朝廷减轻一些负担:许占田40亩,课田20亩。
这个具体的数据当然是每朝每代都会变得,比如北朝这边乃至如今的大隋。壮丁许占荒田减少到60亩,要纳税的课田按照40亩计。不过这些都不是大问题。
要命的地方,在乎“户调”制度。也就是说,除了壮丁的人头税之外,还有以户为单位计税的部分。户调主要是收纺织品,南方收丝棉、绢帛,北方收麻布,规定是每一户三斤丝绵或者三匹绢帛——而且“匹”的尺寸是严格限制的,一尺八寸宽,长四丈算一匹,你愿意织得更大更足料朝廷也不会拦着你,但是别想偷工减料。
除了丝织品之外,“户调”的第二项内容就是对于该一户人家内除了壮丁以外的其他人口进行粮税征收的计税。一般认为,如果是十五岁以下的少年,不单独立户,而是依附于其父兄的户下面的话,那么这个次丁男需要缴纳的田税比单独立户的次丁男减半。而女人的话就更划算了——女人即使是到了丁女的年纪,但是如果是嫁了老公的,跟着丈夫立户,就完全不需要缴纳粮食人头税了!
听陆鸿鸣解说这一条的时候,萧铣的表情实在是颇有代入感:若是告诉后世的剩女们,年满十五岁之后,如果及时嫁了老公,就不必每年交1石粮食。如果嫁不出去,就乖乖自己掏腰包一年交1石……那那些剩女的表情该有多精彩。
丝织品,一户人家只按照壮丁人数交份数,女人小孩完全不用交。田赋部分,而少年和女人如果附着于别的户,也可以分别享受减半甚至免除的优惠。如此一来,百姓能不抢破头了地去减少“户”的数量么?一户人家平均有七口人,而且尽量长辈没死之前能不分家就不分家,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当然,朝廷其实也不傻。对“户”作出优惠的本意,其实是鼓励繁育人口,鼓励女人到了十五岁赶紧嫁出去。在以人口多寡衡量国力的年代,朝廷为了增加人口而付出一些暂时少收钱粮的代价,其实也是一种细水长流的发展观罢了。
……
“如此,本县一年可以调度的税赋也就是‘稻米两万四千石,户调收丝棉三万余斤’。却不知按此纳税之后,百姓生计可有艰难?本地实际田亩产出却是如何?套用朝廷定下的平均税率,会不会负担太重?”
“这点倒请萧大人放心,朝廷当初定下的‘四十亩课田计税二石’,是按照中原的平均亩产水平确定的。即定一亩中上等的田地,一年产出当有一石五斗。北方植粟的州县虽然很难达到这个数字,往往只有一石二三斗,但是也还承受得住——只不过相当于把三十税一税率变成了实际二十税一。个别极为贫瘠的边地荒郡,可能亩产九斗,便相当于十五税一。
我杭州虽然水咸土碱,比湖州、苏州等濒临太湖的州要差太多,但是一斗五石的亩产却还可以保障,偶尔还能略多一成半成。毕竟是江南水乡,吴中富庶之地,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便是最贫瘠的州县,比北方旱地也要好上一些。”
萧铣全盘听了下属的汇报,对于自己的地盘信心又增加了几分,不过听到陆鸿鸣汇报说湖州苏州等单产远高于杭州,不由得又有些好奇,也就追问:“那却不知苏湖等地产出如何?究竟是何种优势导致的呢?”
陆鸿鸣微微轻叹一声,用一种“咱这里怎么可能赶得上苏州、湖州”的颓然语气,无奈地说道:
“这怎么可能比得上嘛。湖州、苏州便是相对收成不好的年份,那一石**斗也是跑不掉的,常常都可以突破亩产两石——而且这还是一茬稻的情况。实际上苏湖两州有一小半的年份因为开春惊蛰得早,稻作生长时间够长,足够收割二茬稻,那样的话,便至少是二石五斗往上的产量了。
若要细究其缘由,无非是苏湖二州地临太湖,又沟渠纵横,灌溉之便利为天下之冠。且太湖水暖,冬日也不结冰,开春时,太湖边的水田倒可以比咱这些不临太湖的州郡早化雪出芽约摸半个月。大人不谙农时,可能不知道这稻米早长半个月有多大的好处。咱杭州这边,稻米要收割二茬,只有早春暖得极早的年份才能做到,靠天吃饭的话,十年里面最多也就一二年可以如此。而苏湖就是因着这稻作出芽早半个月,所以有足够的生长期收二茬稻——田家经验丰足的,只要见到七月中时稻穗已经饱满,便都会马上收割,到了九月末十月初就还能再割一茬。”
萧铣一开始听到“二茬稻”,第一反应还以为说的是双季稻。后来仔细听下去又知道不是这么回事儿,其实他上辈子也算是半吊子历史爱好者,隐约记得中国的双季稻貌似要到宋朝从越南引入占城稻之后,才有籼米早稻,才存在双季稻的概念。
那么,陆鸿鸣说的这个,应该便是“再生稻”的概念,也就是种一次后,同一批稻苗收割两茬。就好像茶叶收割时摘了顶芽,过一阵子还会再长一般;水稻这种作物,只要收割时只割下成熟的稻穗,而保留好稻穗下方因为稻穗营养压制而没长成的腋芽,那么腋芽再长几个月还会再结出一茬稻穗。当然这第二茬的收获并不多,或许只有头茬的三四成,但是在双季稻没有出现之前,能够多收这一茬已经是很难得了——
而且,在隋朝的时候,还没有“两税法”,也就不存在朝廷征税按照夏粮、秋粮两季征收的问题,朝廷默认天下的田亩一年都只有一熟的能力,收税也只收一次。所以只要多收下来一茬儿,就百分百全部是农户的,对百姓的补贴和激励效果非同小可。
前世萧铣是宁波乡下出身的穷苦命,小时候也在农村干过农活,虽然不专业,可是好歹结合后来的教育,总有一些融会贯通的认识,故而这些知识结合如今听到的现状,在脑中过一下便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一套为修运河大计筹集钱粮徭役的的方略,在萧铣脑海中渐渐成型。
第五十九章 齐民要术
在杭州城内紧张而匆忙的渡过了十几天,萧铣总算是把交接的各项政务活计都熟悉到了可以正常上手的程度;同时,对于自己的僚属如县里的各司曹佐级别的人都摸了个底结交了一番。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事情,便是拜会一下同在一城内的上官——杭州刺史,长史,司马、录事参军事,州功曹,这些都是州的主官和分管某一方面的副职,相当于后世的地级市市长乃至分管副市长,所以那都算是萧铣的上官,而且州治便在钱塘县的另一个坏处,便是这些长官都是要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自然怠慢不得。另外州的其余各曹参军虽然级别上和萧铣这个钱塘县令算是平级,或者略低一些,但是毕竟也是同僚,不好得罪。
隋唐官制中,对于州县级别的行政区划,也都是有很多个“曹”来分管某一方面的工作的,和后来明清县里的“户房”、“刑房”之类差不多。如果要类比到现代的衙门的话,大致相当于“市某某局”或者“县某?
卫国大军阀 王,给姐笑一个 搞定孙子兵法 妖灵录 洪荒之神龙教主 苟在无尽海域修妖仙 认错老公后,她携三宝连夜爬墙 庆余年 创世天朝 神仙也混黑社会 铸剑 穿越之仙神屠戮 异世艳行 悬疑志2 暗黑DOTA之狼德崛起 巴上金龟 亲亲小娘子 别笑哥抓鬼呢 最后的狐狸精 女国医
高手从来都是寂寞的,可是我却想做一个逍遥高手京城世家子弟楚修为了逃避家族逼婚,远走他乡,哪里想到却因此卷入了更多的桃花之中各色美女与他纠缠不清,就连那霸道的未婚妻也是不远千里追来面对这等桃色劫难,楚修只有一个念头我想回家!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校园逍遥高手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
元祖破天战诸界,青血染天万古流帝钟敲日震寰宇,一肩担尽古今愁!一个地球小子,得无上传承,他踏遍诸天万界,他会尽亿万天骄!他一点点的寻找地球先辈的足迹,焱灭鸿蒙界,炎帝已成了亘古传说,极道星辰界,秦蒙二字已成了禁忌,九源浑天界,罗城主已化为了不朽雕塑,荒古断天界,荒天帝已消失在万古时空中作者自定义标签豪门位面嚣张重生...
新书我家夫人又败家了已发求收藏,古代美食文,么么哒前世,盛夏怨恨家人的无情抛弃,为贺家人那群白眼狼付出所有,最后却落了个草席一裹,抛尸荒山的下场!重生回到悲剧尚未开始,盛夏发誓今生不会再将真心错付!哪怕吃树皮啃草根,她也要留在家人身边,同甘共苦!改写命运!一家人同心协力,走上致富的康庄大道!携手冷面男神...
作为醉月楼唯一一个男人,杨辰觉得压力很大。通过我洗的衣服来判断,李姐姐胖了两斤,王姐姐瘦了点,还有,能不能别让马姐姐穿那么性感的衣服,我洗衣服压力很大的。杨辰需要每天像老鸨这样汇报着工作。除此之外,他还要严守自己的贞操。杨辰,今天晚上来侍寝!让姐姐亲一个!记住,别躲,今晚,你是我的。...
市一高新丁黄景耀因得罪骨干教师被恶意针对,不堪受辱辞职后意外得到仙家至宝。重新执教县一高,左手录运簿册掌天下文章,可查看每一个学生学习天赋,提升天赋。右手文昌大印掌考场气运,财富官运。教师以教育水平和升学率为本,黄景耀渐渐发现他的本钱雄厚的有些令人发指,一次次撼动整个教育界,又远不止单一的教育界。...
前世黑莲花白蓁被人在车上动了手脚车祸去世,穿越成了合欢宗女修白千羽,开启了和前世开后宫没什么不同的修仙之路。这篇算是某某宗女修炼手札的同人,但是是否玩游戏对看文没啥影响,文不会收费,大家放心追,女主是自设的无心海王型号。挂是挂了修真的名头,其实本文没有着重写女主初期修炼,主要还是着重她成为女王之后的故事。全文分三部分,第一二部分女主一边双修一边把以前给她使绊子的人给除了,手段稍微有点粗暴残忍,结果奇奇怪怪自称系统的东西出现了,告诉她,她已成为了这条世界线的主人,同时她设计把自己也拱成了修真大陆的无冕之王。第三部分开幕,无冕之王并不是这么好当的,一边要均衡各大势力,挑对自己有用的掌握在手里,一边要处理情人们的修罗场。。。。偶尔,系统还会给她出难题,让她暴打外来入侵者。然而白蓁(千羽)对此表示,挺好玩的,再来点。本文可能微微有点女尊倾向,女主床上小淫娃,床下真女王,没心没肺,快乐加倍。有疑似正宫,但是基本不会出现1v1的情况,女主这么强,配一个男的太亏了(啥?)。预警,女主从目前的伦理道德来讲,确实是渣女,而且吸溜子也没想洗。...